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试论生态环境变迁对西北民族情结的影响

来源:西北园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8 2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任何文化的创造,都以某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为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

任何文化的创造,都以某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为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文化形成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视。西北,以自然地理分界而言,位于亚洲内陆,寒冷、干旱、土地荒漠化和植被较少是该地区的主要特征。西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对当代西北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北民族文化是西北地区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而自然环境对西北民族文化的影响又必须透过社会生活才能显现。

生态环境作为影响人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精神生活以及所创造的文化发展模式,西北民族情结作为西北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生态环境变迁影响而形成,西北民族情结与其所处的特殊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从其生成的原点即本原来看,便具有生态性的特点。本文从生态环境的变迁来看西北民族情结,即由于恶劣的气候与闭塞的地理条件,使西北民族历史地形成了猫冬情结、大海情结还有恋乡情结,它们相互纠缠,猫冬使人们有走出去向往大海的情愫,而远在异乡的西北游子又有一种恋乡的情感回归,三者纠结在一起,共同交织成西北民族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纠葛。

一、西北民族的猫冬情结

气候和地理等自然因素影响和作用于人的生活方式,恶劣的气候与闭塞的交通条件是西北民族猫冬情结形成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陆宏观上逐渐趋向寒冷的历史气候变迁,西北受此影响最大,从隋朝到唐中期以前的七、八世纪,直到近代以来,西北气候寒冷的特征日益明显,尤其在冬季,黄河封冻,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西北民族对气候与季节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节令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明显的支配功能。在农耕生产方面,西北民族很早就发明了暖窖育秧,以篝火烟雾驱散雹云等。为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西北民族往往在夏秋两季就开始做越冬准备,如准备御寒衣物和烧柴,上房泥、盖房草等等;另外还贮存人畜越冬的食粮,腌酸菜、咸菜,晒制干菜果品。当严冬到来,西北民族便开始“猫冬”,很少到室外活动。西北民族居住建筑中有一项独具特色的必备的生活设施——火炕,它是西北民族居住习俗的典型代表,文献记载,早在金代的西北民族就有了“穿土为床,煴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1],户户用火炕取暖的居住习俗。火炕的出现和兴盛,一方面表现了西北民族对西北极寒气候的生态适应,另一方面它也成为西北民族猫冬情结产生的主要表现。

西北民族猫冬情结的产生除了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以外,西北闭塞的地形也是其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西北地区多沙漠、戈壁、山地、高山等,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使西北民族被迫守在家园,从而形成猫冬情结。

我国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沙漠化大部分分布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状况十分明显:陕甘南部的秦巴山区,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之一,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阿拉善平原与阴山以北的高原是温带荒漠与荒漠草原分布区,阿拉善平原分布着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海拔高度在4000米上下的三江源地区,草甸草原退化明显;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为温带荒漠气候,因气候等自然因素作用和人为活动影响,盐渍化现象严重;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荒漠气候,盆地中部因风力作用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除上述自然条件外,还有与它们分别相毗邻的阴山、贺兰山、六盘山、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山地。这些地形地貌成为西北民族向外发展的重要阻碍。

植被与河流是反映地形地貌的重要表征,西北地区的植被与河流发生着恶劣变化。由于人类大规模的持久垦殖、樵采、焚烧、砍伐、放牧以及战争等活动的影响,有的地区已经沦为荒山秃岭或沙漠荒原。比如,塔里木河在清初时还是河水汪洋、弥望菹泽,但在建国后,上游支流开垦面积扩大,农田灌溉引水量大增,甚至出现断流;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河流,如开都河、孔雀河、克牧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且末河等,也都在同时期因大规模垦殖及建库蓄水、开渠灌溉而河道断流;由于乌鲁木齐河、玛纳斯河、奎屯河等流域成为重点工业建设区与农业屯垦区,北疆准噶尔盆地的内陆水系也发生了断流。史书记载,罗布泊“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2],但到1931年前后已基本干涸,甚至严重萎缩。此外,包括内蒙古西部、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在内的沙漠绿洲也受到威胁,早在历史时期就已经因为社会动乱等影响,造成了汉唐时期形成的新疆尼雅、楼兰、丹丹乌里克等老绿洲的荒废。近现代以来,更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多,水源减少,沙漠化趋势扩大,绿洲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然而,据史念海先生考察,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包括甘肃东部及宁夏大部曾有一个东原,属于“森林草原地带”[3],西北生态状况的恶化程度可见一斑。

文章来源:《西北园艺》 网址: http://www.xbyyzz.cn/qikandaodu/2020/0808/414.html



上一篇:全国Ⅱ卷西北三区优秀作文选评
下一篇:用忠诚筑牢 祖国西北的安全屏障

西北园艺投稿 | 西北园艺编辑部| 西北园艺版面费 | 西北园艺论文发表 | 西北园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北园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