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食堂记忆暖心的味道

来源:西北园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6 06: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母校的食堂总是最难忘的,那一碗油泼面、一个肉夹馍,都是记忆深处的味道;还有久违的同学、老师、熟悉的校园,承载着许多难忘的回忆。 80年代中期,我在西北某市求学。学校处

母校的食堂总是最难忘的,那一碗油泼面、一个肉夹馍,都是记忆深处的味道;还有久违的同学、老师、熟悉的校园,承载着许多难忘的回忆。

80年代中期,我在西北某市求学。学校处在城市西北郊,当时校内只有一个学生食堂,每天下课,都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卖饭的窗口,说是买饭,实际是“挤饭”或者说“抢饭”,稍不留神就会弄一身菜汤,而且也时常上演因不排队而拳脚相加的情景。尽管有维持秩序的带红色执勤袖标的学生会人员,由于是自治组织,低头不见抬头见,插队的情况还是不能避免。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一节课11∶50左右,有的同学就开始敲饭盒了,那时基本是铝制饭盒,老师也明白其中的含义,提前几分钟下课,大家皆大欢喜,飞奔食堂。

当时粉蒸肉是三毛五一份,其他菜一毛、两毛的都有。早晨买一个馒头再买1分或者2分钱的咸菜就足够了。同宿舍的陕西同学从老家带来一罐炒辣椒,看着他们吃的特别香,后来自己也尝试,在馒头里放上一点,辣味香味混合在一起,也逐渐体会到了“辣子盐花就是菜”的俗话。冬天宿舍门口有卖烤馍和白薯的,大概也就几毛钱吧,下了晚自习,买上一个热气腾腾的烤馍或者一块烤白薯,那感觉简直太美了。

学生食堂吃腻了,偶尔也到教工食堂换换口味。教工食堂一般不对学生开放,跟年轻老师换一些教工食堂的饭菜票,这边人少,几乎不用排队,跟打饭的师傅混个脸熟,饭菜的种类比学生食堂稍多一点,座位也舒服一些。主要是不那么挤。

90年代初到某高校工作后,学校的食堂就比较多了,东、西饭厅、招待灶、各系的学生食堂等,西饭厅属于教工食堂,开饭时,桌上放盛菜的大铝盆,那时还使用纸质的米票、面票、菜票,每月还要到食堂科用现金购买饭票。

西饭厅内有桌子连着椅子的座位,窗口不是很多,主食都放在笸箩里,菜品也就四五样。人们一边吃,一边聊天,也有的买回去到宿舍吃。每逢寒假前夕,饭厅还要举办“迎新春食品展卖”活动,丸子、炸鱼以及熟食、糕点等各色食品琳琅满目,教职员工往来其中好不热闹。周末来临,西饭厅门口还有一个卖旧书、旧杂志的中年人,人们在饭后,在书摊翻看、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也是一件乐事。后来我还见过那个哥们,不过他已经不干这个活了。西饭厅东面的花园里还有藤萝架,吃过饭也可以在那里聊天、晒太阳、观风景。

东饭厅周末经常举办舞会。周末食堂门口经常立一块牌子,上边写个大大的“舞”字,那时业余活动也比较有限,跳舞也是一种交际方式,吸引了一些年轻教职工的参与。

在东饭厅南边还有一个饭馆,可以点菜,主要还有烤鸭,当时应该算是比较有档次的了,请客一般都到那个饭馆。

北区有三食堂、五食堂、六食堂、飞行餐厅以及后来改建的八食堂、主食厨房,八食堂后来改为大学生活动中心了。挨着学生18楼还有一个保安食堂,主要面向保安公司的员工。

进入21世纪,学校食堂改造进度加快,根据“知行合一”的校训,南区分别建有“知行楼”“合一楼”,“知行楼”南侧有餐饮中心楼,一层为二食堂、二层为教工食堂、三层为培训餐厅(也俗称“三招”或“招待灶”);靠近超市发东侧的“合一楼”共四层,地下一层(优购超市搬迁后改为一食堂)、一层、二层也为一食堂,三层为四食堂和引进的风味餐厅,四层北侧为清真食堂、南侧为“合一厅”。北区三食堂、五食堂、六食堂正在改造中,期待日后将会有新的变化和感受。

记得三层食堂有一卖饭的小伙子,声音洪亮,待人热情:“同学,吃什么,老师吃什么?”嘴特甜,我每次都买烧茄子,一来二去,他也知道我的习惯,轮到我,他微笑着:“老师,还是烧茄子,四两米饭。”我会意的一笑,看来我已经与这个打饭的小伙子有了某种默契!

目前的食堂增加了软硬件设施:电视、无线网络、餐具、档口、服务人员等,都有了较大的改进,每天中午,食堂都是人来人往,有时还要等座位呢。

学生食堂,是懵懂青春的青涩记忆;教工食堂,是单身生活的美好回忆;大学食堂,是高校生活的永久印记!

食堂,不仅承载了我们的一日三餐,还有那在餐桌、窗口穿梭中断了再续、续了再断的往事。你有什么和食堂有关的故事?你在食堂吃过什么难忘的菜系?不妨说说,怀念一下。欢迎投稿,请发送到邮箱。

母校的食堂总是最难忘的,那一碗油泼面、一个肉夹馍,都是记忆深处的味道;还有久违的同学、老师、熟悉的校园,承载着许多难忘的回忆。80年代中期,我在西北某市求学。学校处在城市西北郊,当时校内只有一个学生食堂,每天下课,都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卖饭的窗口,说是买饭,实际是“挤饭”或者说“抢饭”,稍不留神就会弄一身菜汤,而且也时常上演因不排队而拳脚相加的情景。尽管有维持秩序的带红色执勤袖标的学生会人员,由于是自治组织,低头不见抬头见,插队的情况还是不能避免。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一节课11∶50左右,有的同学就开始敲饭盒了,那时基本是铝制饭盒,老师也明白其中的含义,提前几分钟下课,大家皆大欢喜,飞奔食堂。当时粉蒸肉是三毛五一份,其他菜一毛、两毛的都有。早晨买一个馒头再买1分或者2分钱的咸菜就足够了。同宿舍的陕西同学从老家带来一罐炒辣椒,看着他们吃的特别香,后来自己也尝试,在馒头里放上一点,辣味香味混合在一起,也逐渐体会到了“辣子盐花就是菜”的俗话。冬天宿舍门口有卖烤馍和白薯的,大概也就几毛钱吧,下了晚自习,买上一个热气腾腾的烤馍或者一块烤白薯,那感觉简直太美了。学生食堂吃腻了,偶尔也到教工食堂换换口味。教工食堂一般不对学生开放,跟年轻老师换一些教工食堂的饭菜票,这边人少,几乎不用排队,跟打饭的师傅混个脸熟,饭菜的种类比学生食堂稍多一点,座位也舒服一些。主要是不那么挤。90年代初到某高校工作后,学校的食堂就比较多了,东、西饭厅、招待灶、各系的学生食堂等,西饭厅属于教工食堂,开饭时,桌上放盛菜的大铝盆,那时还使用纸质的米票、面票、菜票,每月还要到食堂科用现金购买饭票。西饭厅内有桌子连着椅子的座位,窗口不是很多,主食都放在笸箩里,菜品也就四五样。人们一边吃,一边聊天,也有的买回去到宿舍吃。每逢寒假前夕,饭厅还要举办“迎新春食品展卖”活动,丸子、炸鱼以及熟食、糕点等各色食品琳琅满目,教职员工往来其中好不热闹。周末来临,西饭厅门口还有一个卖旧书、旧杂志的中年人,人们在饭后,在书摊翻看、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也是一件乐事。后来我还见过那个哥们,不过他已经不干这个活了。西饭厅东面的花园里还有藤萝架,吃过饭也可以在那里聊天、晒太阳、观风景。东饭厅周末经常举办舞会。周末食堂门口经常立一块牌子,上边写个大大的“舞”字,那时业余活动也比较有限,跳舞也是一种交际方式,吸引了一些年轻教职工的参与。在东饭厅南边还有一个饭馆,可以点菜,主要还有烤鸭,当时应该算是比较有档次的了,请客一般都到那个饭馆。北区有三食堂、五食堂、六食堂、飞行餐厅以及后来改建的八食堂、主食厨房,八食堂后来改为大学生活动中心了。挨着学生18楼还有一个保安食堂,主要面向保安公司的员工。进入21世纪,学校食堂改造进度加快,根据“知行合一”的校训,南区分别建有“知行楼”“合一楼”,“知行楼”南侧有餐饮中心楼,一层为二食堂、二层为教工食堂、三层为培训餐厅(也俗称“三招”或“招待灶”);靠近超市发东侧的“合一楼”共四层,地下一层(优购超市搬迁后改为一食堂)、一层、二层也为一食堂,三层为四食堂和引进的风味餐厅,四层北侧为清真食堂、南侧为“合一厅”。北区三食堂、五食堂、六食堂正在改造中,期待日后将会有新的变化和感受。记得三层食堂有一卖饭的小伙子,声音洪亮,待人热情:“同学,吃什么,老师吃什么?”嘴特甜,我每次都买烧茄子,一来二去,他也知道我的习惯,轮到我,他微笑着:“老师,还是烧茄子,四两米饭。”我会意的一笑,看来我已经与这个打饭的小伙子有了某种默契!目前的食堂增加了软硬件设施:电视、无线网络、餐具、档口、服务人员等,都有了较大的改进,每天中午,食堂都是人来人往,有时还要等座位呢。学生食堂,是懵懂青春的青涩记忆;教工食堂,是单身生活的美好回忆;大学食堂,是高校生活的永久印记!

文章来源:《西北园艺》 网址: http://www.xbyyzz.cn/qikandaodu/2020/0926/457.html



上一篇: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调研报告
下一篇:西安:人才新政助推“孔雀西北飞”

西北园艺投稿 | 西北园艺编辑部| 西北园艺版面费 | 西北园艺论文发表 | 西北园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北园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