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宁夏姚河塬:西北首次发现的诸侯国都邑城址

来源:西北园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3 07: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揭晓,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入选。 2017年4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多家单位在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开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揭晓,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入选。

  2017年4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多家单位在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发现了姚河塬遗址。在随后展开的专题性考古调查和发掘中,确认遗址为一座西周时期封国都邑城址,面积92万余平方米,发现城墙、壕沟、墓葬区、铸铜作坊区、宫殿区等遗迹,同年发掘甲字形墓葬一座,车马坑1座,时代从西周早期延续到西周晚期。经过连续几年的发掘,截至2020年,该遗址已完成主墓地和铸铜作坊区部分区域的发掘工作,城墙区进行了局部揭露。

  “此次姚河塬遗址入选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铸铜作坊区的发掘。”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姚河塬遗址考古队队长马强说。

  据悉,姚河塬遗址铸铜作坊区,面积4200平方米左右,2020年度发掘清理600平方米,铸铜作坊区清理的遗迹有道路、房址、烘范窑、储泥坑、掺和料堆积、炉子、水渠、水池、填埋废弃陶范的坑等遗迹,出土陶模、陶范、泥芯、鼓风嘴、坩埚、炉壁、熔铜渣、骨器、石器等一系列铸铜相关遗物,整个铸铜遗址操作链基本完整。

  “在古代,铸铜是‘高科技'且被严格管控,这样的铸铜规模和能力,说明这个地方的诸侯国级别非常高。”马强说,该作坊是目前已知最西北的铸铜作坊,也是西周铸铜业中心与边缘对比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它的发掘将有助于深入研究西周铸铜技术体系及铸铜业。

  早在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姚河塬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带有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在西周时期,这样的大墓基本上可以断定为诸侯国君级别的墓葬。

  “姚河塬遗址是首次在西北地区发现的西周诸侯国都邑城址,文献从没有记载过。还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城址,包括宫殿区、制陶作坊区、铸铜作坊区、城墙、甲骨文以及高等级的大墓,这在目前已发现的西周遗址中非常罕见。”马强说。

  据介绍,姚河塬遗址的重要性还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在此处发现的5种混居人群。姚河塬遗址处于周人最西北的边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区域在《诗经》《国语》《史记》等记载中属于商周时期的大原,居住有玁狁、犬戎、鬼戎、义渠戎等“戎人集团”,且经常侵扰西周边地。从武王之前的先周到西周灭亡,居于西北的戎人一直是周王朝的威胁,双方不断发生战争。穆王时西征犬戎,获其五王,迁戎于大原;夷王时命虢公率六师伐大原之戎;宣王时尹吉甫大败犬戎于大原,至幽王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

  “我们在姚河塬遗址发现有殷商、刘家、寺洼、北方、周人等文化的遗物,说明姚河塬遗址有5种以上的人群混居,这与文献记载相吻合。这样一处边陲要地西周封国的发现,为我们辨识不同文化的面貌提供了完整的实训基地,将归纳总结出不同族群的文化特征与辨识方法,为今后在中原地区西周遗址研究中辨别人群性质提供参考依据。”马强说。

  在后续的考古调查中,姚河塬墓地共发现有马坑6座、车马坑4座,埋马分层,数量较多,大概在110匹以上,这在商周考古中是很少见的。大量马匹的殉牲埋葬表明该区域有较多马匹资源,在当时,宁夏固原六盘山地区可能是一处重要的马匹饲养基地,且大多是军马。

  发掘过程中,考古队还发现了原始瓷、玉石器、骨角牙蚌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很多都来自遥远的疆域。在给周王养马的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还用马匹交换奢侈品,从侧面反映了姚河塬曾是西周时期边陲地区文化和贸易交流的重镇。

  据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朱存世介绍,在考古过程中,甲骨文的发掘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地方发掘了墓葬和城址,但不一定能找到文字。姚河塬遗址在甲字形墓葬的墓道填土以及遗址区东南的灰坑中发现的甲骨文总计150余字,涉及国别以及与戎人的征战,是周戎关系重要的史料和新发现,为目前所知甲骨文发现最西北的边地和中原商周文字和占卜文化的覆盖区,也是已发现西周时期甲骨文中最长的连续性铭文。

  “通过前期的发掘和初步整理,我们可以确定姚河塬遗址是宁夏南部及泾水上游地区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遗址,也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遗址的年代从商代晚期延续到西周晚期。”朱存世说,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了解西周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这一研究课题的实施,将极大拓展中国早期文明的综合研究,同时对深化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过程与格局、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走向深入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西北园艺》 网址: http://www.xbyyzz.cn/zonghexinwen/2021/0413/773.html



上一篇:金·卡戴珊素颜显年轻,环住7岁西北母女似姐妹
下一篇:又来!沙尘天气明起再袭西北华北等地 局地或有

西北园艺投稿 | 西北园艺编辑部| 西北园艺版面费 | 西北园艺论文发表 | 西北园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北园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