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瞭望丨新冠疫苗生产用牛血清70%来自西北

来源:西北园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3 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马维坤张文静 马忠仁教授始终坚持在实验室科研工作一线 西北民族大学供图 ◇马忠仁团队在疫情期间为新冠灭活疫苗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血清,解决了疫情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马维坤张文静

马忠仁教授始终坚持在实验室科研工作一线 西北民族大学供图

◇马忠仁团队在疫情期间为新冠灭活疫苗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血清,解决了疫情封闭情况下原辅材料不足的难题◇“马忠仁团队的技术助力牧区畜产品变废为宝,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助力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进程,改善了牧区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你接种的新冠灭活疫苗,其使用的动物血清很可能来自西北民族大学团队。 “全国新冠灭活疫苗生产用的牛血清,70%由我校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教授马忠仁团队提供。”西北民族大学校长郭郁烈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郭郁烈介绍,马忠仁带领团队不仅攻克了疫苗产业共性核心技术,助力我国预防医学体系建设和疫苗产业高质量发展,还促使动物血清成为高原富民产业,以科技兴农贡献家乡。 新冠疫苗生产用牛血清 70%来自西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紧急研制新冠疫苗,急需大量优质动物血清。 动物血清是病毒类细胞基质疫苗生产的关键原辅材料。病毒需要在动物细胞内生长增殖,这就需要用血清培养扩增细胞,再用培养的细胞增殖病毒,最后通过下游各种工艺做出疫苗。 新冠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获悉,西北民大及所属企业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有丰富的动物血清产业化技术储备和原料保障能力,第一时间与马忠仁联系。 在学校积极组织下,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并连续生产,紧急供应高质量疫苗生产专用血清1万升,依据订单储备2万升,为我国新冠灭活疫苗研发、疫苗大规模生产上市提供了坚实保障。 郭郁烈告诉记者,在2020年11月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举行的学术委员会年会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肯定西北民族大学的工作,并评价称,该团队在疫情期间为新冠灭活疫苗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血清,解决了疫情封闭情况下原辅材料不足的难题。 血清富民产业成规模 马忠仁团队在动物血清上的成果,来自其长期积累。 马忠仁的家乡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1984年,马忠仁从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前身)畜牧兽医系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兽医技术推广、畜禽疫病防治工作。 基层工作,一干就是11年。在与牧民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马忠仁越来越意识到牛对牧民的重要性。然而,仅靠做基础的畜牧防治防疫无法帮助牧民拔穷根,且当时牧区牦牛与黄牛杂交二代尕里巴牛生产性能低下,没有饲养价值,一出生就被淘汰,影响牧民收入。 与此同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疫苗企业对牛血清的需求量急增,而国内缺少成型的牛血清生产企业。马忠仁敏锐地发现,可以将市场需求与本土资源有效对接,“疫苗生产需要新生牛的血清,当时甘南恰好有淘汰牛的资源,可以将淘汰牛的血清分离,为疫苗生产所用。” 从1992年起,马忠仁开始尝试小规模利用尕里巴牛血清,但囿于技术条件和人力有限,每天只能处理几头牛。 马忠仁解释说,采血需要在全封闭的无菌条件下进行,还得让血液分离,才能提取到血清,当时甘南并不具备大规模采血的环境和血液分离技术。这种情况下,处理的速度特别慢,提取的血清量也有限。 1995年,马忠仁以引进人才的身份回到母校,组建动物医学生物工程科研团队,继续攻关生物制药用高端新生牛血清的产业化技术。 在学校支持下,马忠仁团队建立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并成立校属企业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规模化生产动物血清。 马忠仁介绍,有了实验室的技术支撑,他们建立了血清产业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处理量从过去每天几十头牛提升至后来的每天400多头牛。 对马忠仁团队来说,这一产业化过程是不小的挑战。实现动物血清的产业化有三个条件,一是源头上有原料,二是生产技术成熟、产能跟得上,三是有终端市场。 原料是产业化的前提。当时甘南新生牛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产业化生产牛血清的要求。为此,马忠仁团队和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将原料采集基地拓展至内蒙古、黑龙江、山东等地。 团队采用封闭式无菌采血、低温分离、大容量混合和高置流过滤技术,产能渐渐提升,品质也越来越好。时间久了,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牛血清质量得到市场认可,血清销售到全国各地。 牛血清生产技术成熟后,马忠仁又将生产技术拓展到其他动物血清的生产。目前,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可规模化生产牛血清等六大类近50种动物血清系列产品,成为全国技术领先的血清生产企业。这些产品在国内人用病毒类疫苗生产中占四成以上市场份额,促进了动物血清富民产业发展。 郭郁烈说:“马忠仁团队的技术助力牧区畜产品变废为宝,实实在在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助力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进程,改善了牧区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文章来源:《西北园艺》 网址: http://www.xbyyzz.cn/zonghexinwen/2021/0513/904.html



上一篇: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举办十周年主题座谈会
下一篇:自驾西北无人区,打卡壮美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