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金山翠芽”拾趣

来源:西北园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19 20: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相传,香茗“金山翠芽”原产于镇江金山禅寺西北一座小山金鳌岭上,为北宋金山寺住持佛印长老所种植。据清《金山志》记载:“金鳌岭在山西北,横亘七峰阁下,日照如金。”因金

相传,香茗“金山翠芽”原产于镇江金山禅寺西北一座小山金鳌岭上,为北宋金山寺住持佛印长老所种植。据清《金山志》记载:“金鳌岭在山西北,横亘七峰阁下,日照如金。”因金鳌岭毗邻长江,终日雾气缭绕,日照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质疏松,故茶性娇嫩,芳香扑鼻,回味有甘,香高持久,以形美(似金山寺宝塔)、色翠、香浓、味醇而著称。“金山翠芽” 若配“中泠(líng)泉” 泉水,更是碧莹清澈,齿颊生津,甘醇舒畅。一枚枚茶叶在杯水中站立,犹如一根根破土而出的滴翠春芽,保持着奋发向上的姿态,不会倒下,堪称“金山双绝”。

中泠泉,又名中儒泉,泉水清澈,沸腾后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而不溢出。中泠泉曾被茶圣陆羽排为天下第七,后来另一位唐代名士刘伯刍将其定为“天下第一泉”。 明代唐寅有诗曰:“日斜未放沧浪渡,饱酌中泠洗宿心。”清康熙帝一生嗜茶,也曾品评金山中泠泉:“缓酌中泠泉,曾传第一泉。如能作霖雨,沾酒遍山行。”唐宋时,中泠泉还在长江中,汲取泉水须在每日子、午两个时辰进行,将带盖的铜瓶用绳垂下泉中,迅速拉开瓶盖,才能汲到中泠泉水。南宋陆游为官京口,有诗句提及汲取泉水之难:“铜瓶愁汲中儒水,不见茶山九十翁。”后来因长江主干北移,令金山与南岸相连,中泠泉移至金山禅寺西侧。佛印希望好水有好茶来配,于是托人从家乡江西带来几十棵上等茶树,移植在金鳌岭上,并安排僧人精心管护,便有了今天的金山翠芽。

宋时饮茶盛行,饮茶为寺院制度之一,宋代道元的《景德传灯录》对寺院饮茶有过描述:“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宋时,金山禅寺内专门设有制茶的茶台、饮茶的茶堂、烹茶的茶寮,有“茶头” 专管茶水。甚至有些法器也用茶来命名,比如设在金山寺大雄宝殿东北角的鼓叫“法鼓”, 设在西北角的叫“茶鼓”, 按时敲击茶鼓召集僧人饮茶。

在悠长的岁月里,经巧匠们精心琢磨培育,金山翠芽逐渐适应了镇江丘陵地貌的气候及土质环境,得以传承培植。尤其近30年来,金山翠芽更是声名远播。1985年6月,经江苏省推荐参加由国家农牧渔业部、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名茶展评会”, 金山翠芽一举跻身“全国十大名茶”行列。此后,金山翠芽在历届“中茶杯” 名优茶评比中共获得7个特等奖、6个一等奖和5个金奖,其中第三届、第五届均以同类产品总分第一夺冠。同时,在中国农业博览会、国际名茶博览会等各类重大茶叶展示评比中荣获金奖,金山翠芽先后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 等称号。1996年,金山翠芽作为江苏名茶代表,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选征收藏展示。

相传,香茗“金山翠芽”原产于镇江金山禅寺西北一座小山金鳌岭上,为北宋金山寺住持佛印长老所种植。据清《金山志》记载:“金鳌岭在山西北,横亘七峰阁下,日照如金。”因金鳌岭毗邻长江,终日雾气缭绕,日照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质疏松,故茶性娇嫩,芳香扑鼻,回味有甘,香高持久,以形美(似金山寺宝塔)、色翠、香浓、味醇而著称。“金山翠芽” 若配“中泠(líng)泉” 泉水,更是碧莹清澈,齿颊生津,甘醇舒畅。一枚枚茶叶在杯水中站立,犹如一根根破土而出的滴翠春芽,保持着奋发向上的姿态,不会倒下,堪称“金山双绝”。中泠泉,又名中儒泉,泉水清澈,沸腾后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而不溢出。中泠泉曾被茶圣陆羽排为天下第七,后来另一位唐代名士刘伯刍将其定为“天下第一泉”。 明代唐寅有诗曰:“日斜未放沧浪渡,饱酌中泠洗宿心。”清康熙帝一生嗜茶,也曾品评金山中泠泉:“缓酌中泠泉,曾传第一泉。如能作霖雨,沾酒遍山行。”唐宋时,中泠泉还在长江中,汲取泉水须在每日子、午两个时辰进行,将带盖的铜瓶用绳垂下泉中,迅速拉开瓶盖,才能汲到中泠泉水。南宋陆游为官京口,有诗句提及汲取泉水之难:“铜瓶愁汲中儒水,不见茶山九十翁。”后来因长江主干北移,令金山与南岸相连,中泠泉移至金山禅寺西侧。佛印希望好水有好茶来配,于是托人从家乡江西带来几十棵上等茶树,移植在金鳌岭上,并安排僧人精心管护,便有了今天的金山翠芽。宋时饮茶盛行,饮茶为寺院制度之一,宋代道元的《景德传灯录》对寺院饮茶有过描述:“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宋时,金山禅寺内专门设有制茶的茶台、饮茶的茶堂、烹茶的茶寮,有“茶头” 专管茶水。甚至有些法器也用茶来命名,比如设在金山寺大雄宝殿东北角的鼓叫“法鼓”, 设在西北角的叫“茶鼓”, 按时敲击茶鼓召集僧人饮茶。在悠长的岁月里,经巧匠们精心琢磨培育,金山翠芽逐渐适应了镇江丘陵地貌的气候及土质环境,得以传承培植。尤其近30年来,金山翠芽更是声名远播。1985年6月,经江苏省推荐参加由国家农牧渔业部、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名茶展评会”, 金山翠芽一举跻身“全国十大名茶”行列。此后,金山翠芽在历届“中茶杯” 名优茶评比中共获得7个特等奖、6个一等奖和5个金奖,其中第三届、第五届均以同类产品总分第一夺冠。同时,在中国农业博览会、国际名茶博览会等各类重大茶叶展示评比中荣获金奖,金山翠芽先后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 等称号。1996年,金山翠芽作为江苏名茶代表,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选征收藏展示。

文章来源:《西北园艺》 网址: http://www.xbyyzz.cn/qikandaodu/2020/0819/432.html



上一篇:《西北药学杂志》稿约
下一篇:西北某地内镜下诊治小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西北园艺投稿 | 西北园艺编辑部| 西北园艺版面费 | 西北园艺论文发表 | 西北园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北园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