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贾植芳与西北(3)

来源:西北园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5 09:5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任敏先生出生于山西汾阳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本在山西读中学的她,因抗战爆发随校转入四川,在四川阆中读完中学,考入西安商业专科学校。1942年夏

任敏先生出生于山西汾阳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本在山西读中学的她,因抗战爆发随校转入四川,在四川阆中读完中学,考入西安商业专科学校。1942年夏,贾植芳先生结识了正在西安商业专科学校统计系读书的女生任敏,年底结婚。回忆起当初相识的情形,贾植芳说道,“她那时23岁,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梳着两根小辫子,很可爱。”,“任敏那时候还在西安读书,三天两头就跑来看我,没多久她干脆就不去上课了,我们在黄河边借了一间民房,住在一起。”。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二日贾植芳致胡风的信中提到他的婚事:“诚如兄所听到的,已经结了婚,完备了人生的形式。”贾植芳夫妇都是有新思想的年轻人,他们的婚姻不是父母包办,而是自作主张。这种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婚姻持久而热烈,即是经历无数次波折,依然不离不弃。1955年,贾植芳因参与“胡风反革命集团”获罪,任敏连坐,再次入狱。单位领导要她跟丈夫划清界限,她拒绝了,结果先被监禁16个月。1958年,因胡风案的牵连,任敏被发配到青海化隆县一个偏僻山村小学教书。后来又因“为丈夫翻案”而在高寒山区度过了4年牢狱生活。1962年,因为当时的大饥荒,正在大牢里的师母被告知“自寻出路”,1963年任敏先生从青海下放回到老家山西襄汾古城公社侯村大队十一小队接受改造,从1958年或1959年至1963年任敏总共在青海生活了四年。关于任敏在青海的地点,不同的文章提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被下放监禁在青海的化隆县,另一个地点是在青海的门源县。

关于任敏先生在青海的生活,著名作家、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先生在《解冻时节》一书的代序中有过描述:“当年因为胡风案件爆发,先生率先被捕入狱。仅仅几天后,师母也被捕入狱。一年多后,她被释放。但很快,在1958年底从上海被下放到青海。初到青海,师母被安排到山区教小学。不到半年,上海的检举信到了青海,揭发师母在一位上海朋友家里的时候曾为胡风集团鸣冤叫屈。于是,她又再度被关进了高原监狱。

师母初入狱时,凑巧看守所所长也是山西人,她受到照顾,被安排当女囚犯头目,协助所方管理。这样,她也有了一定自由,可以里里外外随便走动。可是,最为艰难的日子来到。这便是饥荒岁月。在青海,饥饿像瘟疫一样蔓延。一位牧民犯人饿得难以忍受,便央求师母帮助弄一碗牛奶喝。她想方设法偷来一碗,没想到,那牛奶是公安局长的,结果她被关禁闭,戴上了手铐。从此,她被罚从囚室里往外抬每天饿死的犯人尸体。尽管她个头矮小,体弱无力,可是,她不得不经受这种折磨,常常是每次抬完回到房间,她就会感到头晕目眩。1962年,她出狱了,回到山西襄汾贾植芳的家乡,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从有关任敏先生的回忆可知,她被下放劳改之地,应是青海省化隆县。

三、贾植芳与西北的书缘

贾植芳先生去世之后,适逢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河西学院,经多方努力,贾植芳先生个人藏书、贾门弟子以及复旦大学图书馆、出版社等社会各界为河西学院捐赠图书达3万多册。河西学院图书馆设立了“贾植芳藏书陈列馆”,并复原了贾先生的书房。

陈思和教授到河西学院访问,看到贾先生的藏书有感而发,写下三首诗:

“黑水藏书本我愿,斋名伴读十余年,今知古国合天意,复旦河西喜结缘。”

“西北芝兰海上传,幽香暗渡黑河川,贾门三代情诚系,一纸诗史比石坚。”

“感念恩师灵在天,遗书护送到祁连,植芳万里丝绸玉,浩瀚精神大漠烟。”

陈思和教授的寓所起名“黑水宅”,他没有想到河西走廊的母亲河——黑河,也称黑水。故陈思和教授说,“今知古国合天意,复旦河西喜结缘”。这种缘份既是上天的安排,更多的是一种援助道义和复旦人的博大情怀。陈思和先生对甘肃文学和作家关注提携帮助早已为甘肃文学界熟知感念,贾门三代学者对西北的感情,真挚而不求回报。贾植芳先生的藏书惠及西北的河西走廊,贾先生的精神也将在西北大地永久传播,滋养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心灵。

除贾植芳夫妇外,贾植芳的哥哥贾芝在陕北延安生活了十多年,贾植芳的胞妹曾在陕西城固抗战南迁的西北大学读书。陈思和教授在《百年红与黑:一对亲兄弟的命运殊途贾植芳与贾芝》一文中关于贾芝在陕西的生活这样记述:“从1938年起,贾芝一直在延安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先入抗大,再入鲁艺,1943年后在延安大学任教,直到1949年进北京,在文化部工作。”贾门四人都曾在西北生活过、恋爱过、学习过、工作过,战斗过,西北生活的往事,贾门四人体验各异,重温这段特殊时代生活的记忆,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文章来源:《西北园艺》 网址: http://www.xbyyzz.cn/qikandaodu/2020/0825/435.html



上一篇:Polymorphism in rs2229783 of the Alpha 1(XI
下一篇:河上春

西北园艺投稿 | 西北园艺编辑部| 西北园艺版面费 | 西北园艺论文发表 | 西北园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北园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