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黄帝神话源生于西北黄土高原的思考(5)

来源:西北园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9 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记录“女娲补天”的神话时,《淮南子》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鷙鸟攫

在记录“女娲补天”的神话时,《淮南子》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鷙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32]248可见女娲补天之时与之相关的一个地名叫“冀”。“冀”地与轩辕黄帝亦有关联。《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4]362《逸周书·尝麦篇》记录蚩尤大败炎帝后的事时说:“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7]733《山海经》言蚩尤与黄帝的战争,用词为“伐”,意为“征讨、讨伐”,所以此句可以理解为蚩尤去征讨黄帝,在冀州之野。而《逸周书》说蚩尤战败,黄帝杀蚩尤于冀中。由此可见,女娲与黄帝皆生活于“冀”地附近。今学者多认为冀在河北一带,但考古冀所处之地,可知此说有误。笔者认为,女娲与黄帝既然生活于陇右一带,则古“冀”所在地当也是陇右。神话传说时代的冀地与铜器铭文上的“冀”一样,因是对蛙黾这一生物的形象描绘。由于女娲与黄帝皆将蛙类视为图腾,故而世人将其所在地称作“冀”。《太平寰宇记》在介绍《陇城县》时说:“本汉陇县,即略阳道,属天水郡。后汉改天水曰汉阳。按《十三州志》:“略阳道在郡东六十里,即故冀城也。”[33]2900魏黄初时,略阳改称陇城。由此可知,汉时的略阳道即为上古之时的冀城。此外,秦国曾于陇右灭冀戎置冀县。史书载:“(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10]233王贵生认为邽戎与女娲族有关联。笔者认为,陇右的邽戎与冀戎皆与女娲族和黄帝族有关,冀地的得名正是因为该地区内生活着以蛙为图腾的部落,而铭文中蛙、黾形状的图形和文字,即可作冀字解。考现今冀州地域,在春秋之时实为白狄的鲜虞国。[34]12公元前489年,晋灭狄,现今冀州则成为晋国的东阳地区,在秦时为巨鹿郡,至汉代方改称为冀州。

学界研究认为女娲氏活动于陇右一带,他们以蛙类为图腾。在传世文献中,黄帝部落出现的时间晚于女娲氏族,但他们活动在同一地域,有着同样的蛙崇拜现象。故可知,女娲氏族与黄帝部落在地域空间上有着联系的可能性、在时间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延续性、在文化上有共同信仰的传承性。因此可以说,黄帝部族也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

四、结 语

在传统文化渐受重视,文化自信逐步恢复的当下,研究黄帝乃至中国早期神话,既有学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体现出时代的要求。本文基于对黄帝神话源生地进行探讨,在对早期文献中“黄帝”名号蕴含的地理方位、关于黄帝出生地的各种说法、出土文物与黄帝名号间的关系进行解读之后可知,以上三个方面皆将黄帝早期的活动信息指向西北黄土高原。因此可以说,黄帝神话就是源生于西北黄土高原的。

[1]张筱衡.黄帝陵庙简考[J].人文杂志,1957,(3).

[2]杨国勇.黄炎华夏考[J].山西大学学报,1982,(4).

[3]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5]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陈逢衡.竹书纪年辑证[M].嘉靖癸酉春.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2]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3]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4]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15]焦延寿.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16]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8.

[17]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8]刘惠萍.伏羲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19]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文章来源:《西北园艺》 网址: http://www.xbyyzz.cn/qikandaodu/2020/0909/443.html



上一篇:发自内心地喜欢勘探 ——记西北油田科技创新
下一篇:俱往矣(外三首)

西北园艺投稿 | 西北园艺编辑部| 西北园艺版面费 | 西北园艺论文发表 | 西北园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北园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